高校辅导员突发性事件应付意识及其培养

点击数:225 | 发布时间:2025-06-10 | 来源:www.sunfk.com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9082(2014)07-0242-02

    近年来,高校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并有逐步增加的趋势。伴随社会变迁不断加剧和改革不断深化,国内高校的内外部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突发事件的种类不断增加,扩散范围愈加广,影响也愈加大。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班级管理、学生学习辅导、生活辅导、生涯辅导等地重任,处在处置高校突发事件的第一线。

    1、高校突发事件的种类与特征

    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国突发事件应付法》中,将突发事件概念为,忽然发生,导致或者可能导致紧急社会风险,需要采取应对处置手段予以应付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按高校突发事件初中生的行为表现来剖析:违法犯罪类突发事件如因学生的盗窃、故意伤害等违法犯罪行为引发的突发事件、情绪宣泄类突发事件如大学生为发泄对学校某件事情的不满,采取过激行为从而引发的突发事件、违反校规类突发事件如因无故旷课、沉迷网络而致使的突发事件。现在来看,高校突发事件发生频率较高的主要集中在招生与就业、群体性行动、心理疾患、校园安全与事故、师德与学风等方面。

    高校突发类事件有以下特征

    1. 发生的忽然性。与其他事件产生相比, 大学生突发事件产生过程较为短猝产生的起始时间不容易觉察和控制、 发生进步的方向很难预测、 影响深度和广不容易评估。

    2. 后果的紧急性。高校突发事件一般伴有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伤害,一旦发生了危急学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事件,对当事学生的家庭将会导致致命的打击。突发事件极易导致高校师生心理上的极度恐慌,进而给高校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秩序带来非常大影响,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

    3. 影响的广泛性。现代社会资讯发达,伴随微博的兴起,一旦发生大学生突发事件, 其消息的传播速度将是大家没办法预料和控制的。

    2、辅导员在突发事件中发挥有哪些用途

    1.事故预防者

    高校的辅导员,既是学生的导师,也是学生的朋友。辅导员应该通过各种方法,知道学生的情况,准时发现学生学习、生活的困很难及心理的波动变化状况,通过有效的疏导和帮助,可以有效地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

    高校突发事件的预防,要抓住重点人群和重点时间段。出现家庭经济困难、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学业受挫、恋爱失败、沉迷网络游戏、心理异常等状况的学生,容易由于各种因素产生极端情绪,做出过激反应,进而发买卖外。因此这种学生应作为重点的关注和教育对象。辅导员应该多知道这种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并针对具体状况进行疏导,帮助其尽快解决困难和问题。

    通常来讲,在开学前后、毕业前后,考试前后,元旦、清明、五1、端午、中秋、十一等假期期间,各类评优评奖前后,特殊时期(如运动会、政治敏锐期等)都是各类突发事件的易发时段。在这类时段前期,应提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采取有效方法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并拟定好应对预案。

    2.现场管理员

    因为辅导员平时与学生接触较多,多学生状况较为熟知,学生对辅导员更容易产生信赖感。因此,当发生突发事件时,辅导员需要第一时间出目前事故现场,对突发事件的控制,进行现场的管理、影响的控制,预防事件的扩大化,最大程度的减少对学生伤害。这既能为学校准时处置突发事件争取宝贵时间, 又能为学校拓展正常教学取得宝贵时间。

    3.协调者和传话筒

    辅导员是学生基层管理者,也是学校职能管理部门的得力助手,但在重大问题上总是没决策权,因此发生突发事件后,应准时向主管领导汇报,反映并剖析现场状况,提出解决的办法,获得上级领导的支持,就能争取到处置突发事件的主动权。同时,处置突发事件总是需要学校多个部门的配合,辅导员在这个时候要做好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尽量安全、迅速、有效地处置突发事件。

    4.心理健康咨询师

    突发事件发生后,总是随着着学生情绪的波动,特别是当事人的心理势必遭到影响。这时,辅导员应该担负起心理健康咨询师的重任,对学生进行疏导和教育,降低恐慌情绪,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帮助学生尽快进入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3、辅导员的突发事件应付意识

    1.爱心、细心、责任心

    爱心是对幼者心甘情愿的教化,虽愚钝无知而不舍。爱心是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无私奉献。有爱心的辅导员,在处置突发事件时,更能以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更快地从突发事件的阴影中脱离出来。

    细心,是作为辅导员应具备的条件。细心的辅导员可以更准确地发现学生的异常状况,从而发现突发事件的苗头,防止无可挽回的后果。即便是已经发生了突发事件,细心的辅导员愈加容易发现事件的起因,也更能从学生、父母、学校、社会等每个角度出发,处置好事件。

    责任心是从事所有工作的最重要条件,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而因为辅导 员在高校学生教育中所处的特殊地位,辅导职员作的责任心是非常重要的,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只有结实树立责任意识,热心为学生服务,才能把工作做好。

    2.永远将学生安危放在第一

    生命是惟一的财富,对于辅导员来讲,没什么比学生的安危更要紧的事了。假如学生的生命、健康遭到了破坏,对于学生本人、家庭、学校来讲,都是没办法挽回的损失。因此,辅导员们在处置突发事件时,需要无时无刻将学生的安危放在第一。

    3.学会突发事件处置的办法

    突发事件虽然具备忽然性和不可预见性,但学会一些基本的处置突发事件的方法和办法,对于辅导员来讲很必要。比如,当发生地震、失火等灾害时,辅导员应该了解怎么样安全、迅速地疏散学生,保护学生生命安全;当学生生命、健康遭到威胁时,辅导员应该了解一些应具备的急救办法。除此之外,当突发事件发生之后,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这就需要辅导员需要学会心理健康咨询办法,如宣泄法、阻断法、控制呼吸法等,教学生克服恐惧心理、控制情绪。

    4、突发事件应付意识的培养

    爱心、细心、责任心,是没办法通过培训、教育等方法获得的。这需要辅导员在平时工作中,通过跟学生的接触,热爱学生,热爱生活,进而热爱这份工作。同时,学校可以采取各种手段勉励辅导员,促进辅导员端正工作态度,培养勤于考虑、立足本职、 踏踏实实的好习惯,以100%的热情投入到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工作中去。当辅导员有了爱心和责任心,也必然会时刻将学生安危放在第一位。

    突发事件处置的办法则可通过各类的培训、学习获得,如急救常识培训、心理健康知识培训等。除此之外,辅导员自己也可通过互联网、书本等自学有关常识。

    总而言之,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行为的管理者,是大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路者。辅导员应该拥有爱心、细心、责任心,时刻把学生安危放在第一位,当高校发生突发事件时,辅导员要极主动参与到突发事件的处置和善后处置工作中去,让学生早日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进而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考试网(https://www.scxhcf.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考试网微博

  • 国家人事考试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