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新常识的同时还要复习以前的旧常识,一定会累,所以应该注意劳逸结合。只有充沛的精力才能迎接新的挑战,才会有事半功倍的学习。智学网高中二年级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语文必学三要点复习》期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高二语文必学三要点复习
古今异义
由于:古:两个词,“于是创作”。今:表缘由的连词。
阑干:古:参差错杂,纵横散乱。今:用木、石、钢材制成的拦挡物。
向前:古:以前、刚刚。今:介词和方位名词构成的两个词。
老大:古:年龄大了。今:兄弟排名第一。
颜色:古:神态、脸色。今:色彩
明年:古:第二年。今:指今年的下一年
唧唧:古:叹息声。今:一般指虫鸣
向前:古:刚刚。今:朝哪个方向前方
2.高二语文必学三要点复习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1、文言实词
1.通假字
刚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失其时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直不百步耳
2.特殊词义
河内凶
邻国之民不加少
直不百步耳
数罟不入洿池
3.一词多义
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数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译
数罟不入洿池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扶苏以数谏故
直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系向牛头充炭直
胜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驴不胜怒,蹄之
其所谓战胜于朝廷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兵
非我也,兵也
穷兵黩武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草木皆兵
4.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填然鼓之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然而不王者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5、古今异义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弃甲曳兵而走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2、文言虚词
1.而
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修饰:弃甲曳兵而走
连词,表承接:或百步而后止
连词,表转折:然而不王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连词,表并列: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2.其
指示代词,等于“那”“那里”:则移其民于河东
代词,作定语成分:移其粟于河内/无失其时
3.之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寡人之于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结构助词,的:察邻国之政/王道之始也
衬音助词,无义:填然鼓之/树之以桑
⑷代词,作宾语成分:申之以孝悌之义/未之有也
4.焉
句末语气助词:尽心焉耳矣
代词:斯天下之民至焉
5.然
指示代词,如此:河东凶亦然/然而不王者
形容词词尾,等于“地”:填然鼓之
6.于
介词,对于:寡人之于国也
介词,表比较,比: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介词,在: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然而不王者,末之有也
非我也,岁也
是亦走也
非我也,兵也
2.疑问句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3.省略句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则日:“非我也,岁也。”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4.倒装句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未之有也
3.高二语文必学三要点复习
词类活用
使人听此凋朱颜
猿猱欲度愁攀援
侧身西望长咨嗟
砯崖转石万壑雷
玉露凋伤枫树林
闻舟中夜谈琵琶声
遂命酒
歌以赠之
商人重利轻别离
填然鼓之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谨庠序之教
然而不王者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非能水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輮以为轮
用心一也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履而制六合
序八州而朝同列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内立法度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4.高二语文必学三要点复习
文言句式
难于上青天感斯人言
转徙于江湖间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送客湓浦口
使快弹数曲沉思放拨插弦中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輮以为轮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以为桂林、象郡铸以为金人十二
聚之咸阳问之,则曰……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不必贤于弟子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5.高二语文必学三要点复习
1、文言实词
1.通假字
輮以为轮
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生非异也
2.古今异义
輮以为轮
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用心一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3.词类活用
动词使动使用方法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其曲中规
名词作状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輮使之然也
不可以十步
数词作形容词:
用心一也
4、一词多义
绝
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老婆邑人来此绝境
以为妙绝
佛印绝类彌勒
突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假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闻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博闻强记
不可以称前时之闻
强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乃百强步,日三四里
望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先达德隆望尊
7月既望
2、文言虚词
1.而
⑴连词,表修饰: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
⑵连词,表转折: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⑶连词,表并列: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
⑷连词,表承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⑸连词,表递进: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于
介词,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介词,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介词,表对象,可以不译:善假于物也
3.之
⑴代词:青,取之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⑵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⑶助词,的: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⑷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无实义:不如须臾之所学
4.焉
⑴兼词,于之,从这里: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⑵句末语气助词,了: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3、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
2.省略句
鞣以为轮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倒装句
青,敢之于蓝,而青于蓝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善假于物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